足球直播内容

【数据透视历史】恩里克:一个亲手打破巴萨“传统”虚无神话的人

发布时间: 浏览:327

你没看错标题,巴萨的“传统”,只不过是一个为人津津乐道,但却实质上虚无缥缈的神话;在巴萨执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级冠军的恩里克,正是打破这一“神话”的人。

我不想去赘述这支球队的辉煌历史,只是天天谈论巴萨的什么“传控秉承”,是不是该想想,克鲁伊夫到来之前,这支球队已经在半个多世纪里斩获无数冠军,若要讨论传统,难道这前半段的历史内容要弃之不管?从克鲁伊夫到瓜迪奥拉经过了多久?从瓜迪奥拉至今,球队体系是否真的没变过?所谓传统,到底从何谈起?

没错,至少自瓜迪奥拉执教至今,巴萨始终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队(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马不算的话),但至少在舆论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内部战术体系明明从未停止过变革,为何一俟战绩出色,立即上自球队名宿、下至媒体坊间,全都在吹嘘“巴萨坚持传统”;偏偏战绩不佳之时,“背离传统”又成了诡异的头号大罪?

恩里克就是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赛季斩获三冠王,明明战术体系大幅修正历任传控体系,除控球率外几乎毫无保留的尽数向“简洁”思路靠拢,结果被认定是“对传统不离不弃”的坚持结果;后续战术明明并无太大变化,却又因皇马崛起被认定为“背离传统”的典型案例。事实上,细数恩里克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足球需要坚持的,是某些极为质朴的基本规律,在此之上,任何风格都有其存在之意义,任何俱乐部的战术追求永远是“适合现在”。至于传统,装点门面的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

由于Wyscout指提供最近4个赛季的数据,因此14-15赛季的高阶数据已经无从计算。其实大家平常接触whoscored数据库的基础数据也不是不能用,只不过需要经过一道计算而已(不包括那个烂大街的评分——那个系统漏洞太大,建议直接忽略)。本文会参考两个数据库的数据,顺便也给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数据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进攻:手握MSN,还有什么必要“传统”?

一个非常鲜明的事实是,尽管瓜迪奥拉自己否认“Tiki-Taka”的称谓,但用该词形容其治下球队的传球风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实上这也是瓜式巴萨收获赞誉最多之处——以往训练上才能见到的频繁快速短传,被瓜迪奥拉复制到了最顶级赛场中并借此实现“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态势。问题在于——如果以此为“传统”的话,那其实从马蒂诺开始,这个传统就已经被部分改变了;恩里克的后两季,则比马蒂诺做的还要过:

其实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我会频繁用“每分钟控球时间”这个概念来二次计算几乎所有的进攻端技术统计。事实上,这是足球数据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罗马队首席数据分析师的分析团队,也是这么个基础思路——说穿了不值一提,但现实中却极为遗憾的很少有人理解这么做的意义。巴萨的情况恰恰能部分说明如此做的意义:

注意上图的折线图,巴萨每分钟控球时间自瓜迪奥拉最终卸任的12-13赛季达到巅峰,其后断崖式下跌,直到恩里克离任的16-17赛季接近11次大关。这组数据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传球数计算的——其实单看控球率和传球数,巴萨都是每一赛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将二者结合计算传球频率,巴萨却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奥拉横空出世起,传控之于足球比赛的意义实际上是在全欧洲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尽管并非所有球队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传球”却是共同追求。如果说传控足球是一条大河,那么在各队都沿河向前乘风破浪之际,巴萨作为最靠前的船只,却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要知道,whoscored的统计标准非常宽松,尽管没有录像佐证,但对比其他数据库的统计,他们应该是把很多“无法控球但我想办法先捅一脚”之类的触球,都算作了“传球”。所以经常出现传球总数相对更高、传球成功率却走低的情况。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严格的统计计算——高潮来了——15-16以及16-17两个赛季,巴萨每分钟控球时间的传球数,都是低于老对手皇马的,其中16-17赛季,甚至比马竞都要低!(当然马竞的传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数据分析的无情之处也就在于此:很多对于“文化”层面的幻想,在这里会显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着“传控足球传统”的旗号,却打出了比马竞还要低的传球频率,你怎么能说自己是在坚持“传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恩里克在执教的三年间,总体成绩仍旧是相当可圈可点的,至少进攻端平均每赛季联赛112.67个进球的火力输出,绝对轮不着所谓的“传统捍卫者”来指指点点。这也就提出了全新议题:背离“传统”的巴萨,到底如何保证进攻?

答案很简单:在你拥有MSN的情况下,过多奉行传控体系,只会方面推进节奏、压缩前场活动空间,导致MSN变态的持球进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约。我们来看看恩里克时代的进攻风格有何变化:

足球场上任何进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两个步骤:首先是要把控球转化为射门;其次则是把射门转化为进球。前者更侧重效率,后者更侧重质量。那么如何量化“控球转化成为射门”的效率“?很简单,看一支球队形成一次射门需要多少控球时间,于是,我们得出了“控球时间射门比”这个概念,数字越低,说明射门越频繁。巴萨的情况如何?

从瓜迪奥拉到玛帝诺再到恩里克,巴萨每次射门,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时间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巴萨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强调“赶紧形成射门”。

通常来讲,强行提高射门数,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是“低质量、多尝试”,射门累积增多的同时,射门威胁性必然随之下降。然而恩里克时代的巴萨却做到了两者兼顾——即便我们没有14-15赛季的高阶数据,但15-16、16-17两季,巴萨却都维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门预期进球数。尤其15-16赛季的每次射门0.158个预期进球,更是领先其他所有球队至少一个档次。

高射门数结合高射门威胁性,累积的预期进球数必然高得吓人。尤其是15-16赛季,巴萨最终打出恐怖的95.4的总预期进球数,吊打西甲所有球队。加之MSN自身射术有保证,两季“真实射门转化率”分别高居西甲第3和第1,结果两个赛季下来,巴萨的进球数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两年皇马已经是火力全开了,结果进球数无论怎样都拼不过巴萨。

其实皇马与其说是进攻端败给了巴萨全队,倒不如说完全是刚不过MSN太过彪悍的火力。15-16赛季巴萨除了对手乌龙之外进球109个,MSN包办了其中的82.57%;射门603脚,MSN占了其中的69.49%;16-17赛季两项数据略有下滑, 却也仍旧达到了惊人的68.10%和63.86%——注意这是统计总数的占比,MSN并不总是联袂搭档出场的,比如16-17赛季该组合进攻数据占比下降,很大原因在于内马尔只打了30场。

有别于彼时尚在多数时间进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几乎专伺无球,恩里克手里的MSN组合是承担起前场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进攻、射门占全队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盘带、传威胁球的数据同样占比极高。15-16赛季,MSN“盘带和一对一”之和占球队总数的61.07%,16-17赛季则是56.00%——放在持球任务均摊、颇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马,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说“全攻全守”是巴萨的传统,那我真看不出恩里克除了阵型和控球率,还有什么其他的传统之处……

当然,区区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论是不存在的,恩里克的常规做法是,中后场尽快将球交给MSN处理,MSN则优先选择个人原地起爆,用极简的方式实现进攻推进,到前场后再随便从中后场填补一人,实现“3+X”的进攻投入。放几张动图予以说明:

这并不是一次快攻,但却打的非常简练,全过程其实就是内马尔和梅西两脚渗透性传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积极前插跑位而已。

这次是内马尔持球推进被断了,为什么要放这样一张进攻失败的图?因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里克的思路:

注意上面这张静态图:内马尔在启动时完全可以沿着虚线箭头,把球分给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向两个人中间带球推进。这就是说,恩里克给足了前场这3尊大神自由发挥的空间,甚至在个人单干和所谓的“团队足球”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不要觉得这只是个例,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巴萨比赛中,比比皆是:

几乎同样的位置,还是内马尔持球,只不过这一次成功过人,并且最终将球分了出来,制造了威胁而已。下面两张静态图很好地解释了“MSN单干”与“3+X”结合的进攻体系:

undefined

第一步,内马尔边路持球时,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传,或者直接横传,这两点对他来说都不难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从4人包夹中把球带了出来……只能说艺高人胆大,战术图板装不下。

随即内马尔带球向前,身边是梅西,左路则是苏亚雷斯。那么右边的巨大空当谁来利用呢?答案是:谁在这边谁来,通常三中场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时候插上极为频繁;这次换成了戈麦斯,于是插上的也就变成了戈麦斯。

当然,戈麦斯在这个位置上是绝对不如拉基蒂奇的,反过来说,当时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众的跑动能力对这套极简进攻体系而言太过重要,下图中虽然拉基蒂奇没有碰球,但其跑位却仍旧值得关注:

典型的巴萨式反击,投入兵力不多,一个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对手回防兵力,最终进球的是苏亚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并出现在门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从最后面跑上来的。

当然,你可能会说:如果对手收缩防守,这种简单的持球冲击不就无从发挥了?这里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于内马尔强大的传球能力了:15-16赛季,两人在每90分钟穿过对手防线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赛季则干脆霸占前两名。受此加持,巴萨两季Smart Pass频率,分别高居西甲第3和第1。于是在阵地战中,巴萨经常玩出一些让人怎么看录像都不知道如何去总结的进攻:

第一步巴萨是怎么做到?直接传中,低质量传中,而且是面对马竞的后防线低质量传中——毫无进球可能。你说这是什么“秉承传统”?然而下来呢?马竞的防守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梅西还真是生生找到了渗透空间,内马尔也还真能被围堵成那个样子还把球准确传出来……

你说这套路复杂么?有哪门子“传统”影子?但反过来说,你手握MSN,还有必要“传统”么?

 

防守:看似仍旧强调逼抢,但核心思想已经改成平行站位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为什么恩里克16-17赛季双线皆败,最终只收获一个国王杯?这个逻辑其实非常简单:进攻那么炸,成绩不好,那就是防守的问题。是的,巴萨两季防守差距极大。失球数从29个剧增为37个并非运气不好或特尔施特根坑爹,全队防守强度直线下滑才是根源。

实际上恩里克相对于瓜迪奥拉等人已经非常强调防守端的整体阵型,多数时候他会勒令内马尔积极回防,采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体系。只不过相较于如今的巴尔韦德,恩里克更为强调中场压上抢断而已:

这次防守为何成功?除了克罗斯急于发动把握不高的长传之外,巴萨在平行站位基础之上的压上抢断,也很值得重视:

很明显,巴萨初始阶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于对手是皇马,所以梅西也参与回防了。

但巴萨的防守并不保守,而是中场直接压上逼抢。

这样的上抢自然很容易失败。但当时,恩里克治下的巴萨还真有点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场回追相当果决——此处还是要称赞巅峰拉基蒂奇与当时即将离队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确实卖力,比如这次:

这次是相当典型的中场前压失败后的及时回追,我们仍旧通过静态图看一看,巴萨是如何维系这套平行站位的:

 

很明显,第一步拉基蒂奇领衔的上抢完全失败,被马塞洛轻松破解。此时克罗斯插上,皇马开始直接打穿巴萨中场防线。

 

然而马塞洛向前推进了没两步,伊涅斯塔就已经追了上来,而在他身前,拉基蒂奇则已经完全防住了克罗斯——拉基蒂奇可是刚才上抢被过的那一个。

上面两张图其实都包含了瓜迪奥拉时代非常强调的中前场逼抢,问题是,这个逼抢思路和瓜迪奥拉惯用的“全队对球施压”完全不是一回事。看过我上上一篇文章《深度解析:同样是高位逼抢,他们和他们,不一样》的朋友应该有印象,瓜迪奥拉的防守思路,是完全拆散阵型的,从这个角度看,恩里克一样是“反传统”的。

效果如何呢?须知,恩里克在14-15以及15-16赛季,都将巴萨的失球数压缩到了30个以下——纵使最后一季防守血崩,你也无路如何不能说恩里克“背离传统”是错的。事实上,最后一季的血崩,还真不能全赖恩里克——巴萨全队的防守投入都出现了重大问题,这绝非恩里克有意为之。

15-16赛季,巴萨防守端对持球人的防守对抗频率高达每分钟防守时间2.21次,位居西甲第2;干扰传球则是每分钟放手时间1.36次,高居西甲第1。16-17赛季什么情况?纵使干扰传球频率不升反降,继续高居西甲第1,但对持球人的对抗呢?做数据的时候我简直怀疑自己的眼睛——每分钟防守时间1.00次,西甲……倒数第1……

球员上抢积极性断崖式下滑,你说这纯粹是恩里克的战术安排?不可能吧?

所以恩里克虽则反传统,做的还不错,是吧?

 

其实这篇文章真正想传递给大家的一个信息是:从来都没有哪条自然法则规定哪个球队必须踢什么风格,也从没有任何一支历史如此悠久的球队真正做到一以贯之坚持唯一踢法。所谓“始终秉承传统”,说穿了只是给信徒们听的美好言辞而已,抛开内心中那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再去结合舆论看历史,最终决定风评的说穿了就是战绩。

当然,你去强调巴萨这家俱乐部有什么价值观,我没在俱乐部有过任职经历,也无从谈论其董事会举措到底有没有这一层的考虑;但绿茵场上的一切都是对外开放的,录像与数据层层剖析之下,还真能让一切对技战术风格上的神化言论变得极为苍白,更遑论有些说法已经离谱到云山雾绕无从理解了。

哈维曾经说过:“在巴萨我们理解的足球是一个‘空间-时间’概念”,听起来玄之又玄,然而我仔细想了想,好像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空间和时间为存在维度……

来源:天下足球直播网 txzqzhibo.com

回到顶部